发布于 2017-01-23 06:01:19 | 117 次阅读 | 评论: 0 | 来源: 网友投递

这里有新鲜出炉的精品教程,程序狗速度看过来!

TiDB 分布式 SQL 数据库

TiDB 是国内 PingCAP 团队开发的一个分布式 SQL 数据库。其灵感来自于 Google 的 F1, TiDB 支持包括传统 RDBMS 和 NoSQL 的特性。


作者:黄东旭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499725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年伊始,突然发现 TiDB 又一次被国际友人顶上了 HackerNews 首页前十,借着这个由头有友人约稿说想让我写一下对于这个数据库的过去和未来的一些想法和规划,正好这个周末偷得半日闲,于是赶紧动笔,不过我本人一向懒得总结,同时不太希望做太远的计划,所以就想到哪写到哪了 。

TiDB 是一个大概开始了两年的项目,从最早的 3 个人到现在背后目前大约 30 多个活跃开发者,包括周边的工具和 CI ,可以说是一个凝结了我们大量心血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的开始的起点是很高的,当时的想法是要么别做,要么就做到最好,当时(即使到了现在)全球社区内都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面向 OLTP 的分布式数据库,所以为什么不做?首先尽量能彻底的解决 MySQL 的扩展性问题,并发展出一个面向云时代的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的标准。整个 TiDB 项目群从分布式存储到 SQL 优化器,除了底层的 RocksDB 外,其他都是以大规模的 Scale-out 为前提重新设计和实现,由于历史包袱比较小加上早期设计上的一些比较正确的决定,当然最主要也得力于非常强悍的各位 Committers,整个项目以非常惊人的迭代速度演进,2016 年 12 月底,正式发布了 RC1,此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成熟度,也有不少用户已经将 TiDB 使用在了生产环境,也算是完成了对社区的承诺。回顾过去,最重要的设计决定我之前在我的朋友圈里也提到过,这里还是在赘述一下:

* MySQL 文法和网络协议的兼容,这让我们得以吸收 MySQL 社区大量的测试用例,以保证高速迭代过程中的软件质量不至于失控,当然这个决定对于用户的推广也是很重要的。

* 高度模块化,这点可能就是和友商 CockroachDB 非常不一样的,我其实比较反感各种 P2P 模型,从 Codis 的设计与 Redis Cluster 差异就能看出来,去中心化也不一定就只有 P2P,从更宏观的抽象上来看,总是可以分层的,而且 P2P 模型带来的复杂度其实非常难以控制,虽然好处也是比较明显,就是部署的组件少了点,但是呢,比起后续的升级维护成本,牺牲掉的开发迭代速度来说,这个好处基本不值一提,更何况部署的问题有无数种方法可以解决,比如 TiDB 就有一键部署的方案。TiDB 的存储层每层接口抽象非常薄且清晰,不允许出现跨越层次的调用的情况,主要是为了控制复杂度和提高开发者的并发度。

* 编程语言的选择,Go 和 Rust,事后看来是对于我们这个团队来说最好的选择,虽然当时做这个决定也很艰难,回头看看确实也很大胆,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基本做到了不带有任何个人感情色彩,一切通过数据和试验做出的判断。

* 极端严格的 Code Review、自动化测试、CI 流程,这个就不提了,在很多会议上提到过,之前刘奇也发了 3 篇文章说这个事情,翻翻 PingCAP 过去的文章列表就行。

过去就不废话太多了,今天主要想聊的是未来,前段时间和褚霸聊天提到做数据库不易,特别对于公有云来说只要开了口子,无数用户就能玩出花来,大量的精力需要花在周边的各种旁路系统。对于创业的团队来说,做的又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这样的东西,能做的或者需要做的东西实在太多,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专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面我认为是最重要的,这个看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难,比如:

* 你的团队都是一些非常聪明的小朋友(老朋友),对于一个技术问题,总能发散出很多想法和特别聪明的解决办法,有的确实很惊艳,但是大多数时候,这样的方案并非最简洁同时最容易正确实现的,这时候就需要站出来狠狠拍掉,记住 make it right before making it faster,复杂性才是你最大的敌人。

* 你的一个客户说,实现 xx 功能或者接入 xx 系统,可能这个几百万的单就拿下了,你做还是不做?

我自认为,过去的一年多,在禁欲方面 TiDB 做得还是蛮不错的,相比友商 CockroachDB 好不少,目前 TiDB 已经在 460 个实例规模的集群上高压力稳定的运行,我们能承诺用户可以在生产环境安心使用,至少这个是领先友商的,2017 年也要会保持,RC1 的发布标志着接口和功能的稳定,至少今年技术上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的性能优化,更高的兼容性以及更好的用户部署和使用体验,新功能开发和大规模的重构应该是不会发生的。

在性能优化上的一些想法,其实分两个比较大的方面,一个是 SQL 优化器方面,另一个是 KV 层的吞吐。

先说 SQL 优化器方面,其实在分布式 SQL 优化器方面,现在 TiDB 的优化器框架已经完成了几次大的重构,基于代价的优化器(CBO)框架已经有了,而且因为没什么历史包袱,所以 SMP 方面采用了很多比较新的优化技巧(可以参考 TiDB 的子查询优化,聚合下推等技巧),就目前线上用户的 case 来看,已经能解决我们目前见到的大部分问题,而且简单评估了一下现有的分布式数据库,优化器这边 TiDB 在 SQL 上的表现应该是属于最优秀的集团中。2017 年的目标仍然是提高在 SMP 方面的能力,一方面尝试下推更多的算子,一方面尝试分布式的 CBO,可能更好的解决索引选择和 join reordering 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执行器方面,其实 TiDB 的潜力很大,目前在 OLAP 里面常用的 vectorized 和 codegen 等技巧,其实在 TiDB 里面还没有,这部分如果完成,对于大部分扫描,聚合的性能应该还能有若干倍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TiDB 在 MPP 方面还比较谨慎,虽然这个是毕竟之路,但是我觉得第一,目前还没有见到非 MPP 不可的场景,另外纯粹的 OLAP 场景也不是 TiDB 的目标,就像我一再强调的: TiDB 是一个 100% OLTP + 80% OLAP 的 Hybrid 的数据库,这 20% 的非得 MPP 解决的问题,我们会尝试接入 Spark SQL,并非简单的实现一个 connector, 而是在 TiKV 层面上去实现 Spark SQL 的算子,能让 Spark *高效*的从 TiKV 按需加载数据和下推算子。这步完成后,应该能做到:一份存储,多个可插拔查询引擎(TiDB / Spark SQL),这部分完成后相信大部分 Hybrid 场景 TiDB 都能高效的解决,而且和 Spark 的对接能够让我们更加顺利的融入 OLAP 生态,这个应该会在 2017 年做。

另一方面,KV 层的吞吐提升也包含几个方面:

1. Raft 状态机本身的优化,这个其实我们和 etcd 这边一直在合作,比如异步 log apply 等,目前已经在 2017 年初合并到 TiKV 主干,这个做完后,TiKV 的 raft store 的吞吐大概能有 30% 左右的提升。

2. 事务模型,其实虽然理论上只有 2PC 一种搞法,而且目前来看 Percolator 的模型也没啥问题,但是针对不同的 Workload 其实还是有优化的空间,对于高并发底冲突的小事务和冲突率比较高的大事务,其实是有不同的优化策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提升吞吐的,在这方面我有一些新的想法,以后有机会单独写一下。

3. RocksDB,选择 RocksDB 简直太正确了,RocksDB 5.0 的优化很多都能对 TiKV 的用户直接受益,但是唯一有点不爽的是 RockDB 的 C API 的更新速度并没有 C++ 的 API 更新速度快,不过这个问题也不大,TiKV 这边会加一层 wrapper 来保证能够使用最新的 C++ API,另外一方面 rust 官方也正在对 C++ library 做更好的兼容。

4. 硬件,这个是 2017 年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尝试,我也会投很多精力在这个方面,软件层面的优化其实是比较有限的而且是有天花板的,可能费很大的精力换来 10% 的提升就很了不起了,但是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硬件快速变革的时间点,SSD、NVMe 、PCIe FPGA 已经进入大家的视野之中,可能硬件上的进步会能带来数量级的性能提升,这个是纯软件很难做到的。最近看了一篇论文提到一个新的名词:In-Stroage Computing,我隐约觉得专有硬件加速可能也是基础软件未来的一个重要的趋势,虽然分布式系统一定是未来,但是性能这种东西是越高越好,也许原来 10 个节点的业务,现在通过硬件上的改进,结果只需要 3 节点就搞定了,也是一个可观的进步。今年我们会尝试将一些数据库逻辑在 FPGA 上实现,通过 PCIe 接口的板子提供针对数据库的硬件加速,另外我们也在和 Intel 合作,比如针对 Intel 的一些新型号的 CPU 的旁路 FPGA 芯片看看能否有什么优化的地方。

就写那么多吧。



最新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发布评论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07-2017 PHPER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4009818号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